ACCAspace_sitemap
PPclass_sitemap
sitemap_google
sitemap_baidu
CFA Forums
返回列表 发帖
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

虽然,地理上的华尔街非常小,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华尔街是美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服务业的代名词。

毫无疑问,现在当我们说起华尔街,是指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它早已远远超越了这条小街,也超越了纽约市最繁华的市区——包括华尔街在内的纽约金融服务区,而发展成为一条遍布美国全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华尔街已经跨越了国界,扩展到全球的各个角落。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不仅包括每天在华尔街上忙忙碌碌的几十万人,也包括远在佛罗里达的基金经理、加州“硅谷”的风险投资家或美国投资银行在伦敦的交易员,等等。事实上,作为美国金融服务业的总称,华尔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一个自成体系的金融帝国。

经典政治学给世界强国所下的定义为:“其利益必须被其它国家所考虑的国家。” 因此,今天的俄罗斯虽然经济非常落后,但它仍然是一个世界强国。按照同样的道理,华尔街本身也已经强大到了一个世界强国的地步,尽管它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美国的资本市场(也称作证券市场,通常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的规模已远远超过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美国股市的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是美国GDP (12万亿美元) 的143% ;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308%。而在更早些的2000年,这两个数字还要更高些。

2001年9月11日,位于华尔街附近纽约金融区的世界贸易大厦遭到恐怖袭击,纽约交易所停止交易,这一刻,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几乎停摆,华尔街这个金融帝国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TOP

历史上的华尔街

华尔街的历史长达三百多年,又与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其它重大事件相互纠缠,错综复杂。简要地概括,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历史阶段,中间穿插了两个转型期和三次战争,其发展还受到两种针锋相对的理念的影响。


第一阶段:华尔街的童年期

华尔街的童年期是从1653年到十九世纪末期。现在的纽约(New York)最初是荷兰殖民地,是荷兰裔移民的聚居地,当时叫做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普遍将新阿姆斯特丹市政委员会成立的那一年,即1653年,当做华尔街童年期的开始。

纽约早期的迅速发展和金融业在纽约的兴起,与荷兰人的商业精神有相当大的关系。尽管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开始,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是到了17世纪中叶在荷兰逐渐完善的。当时的荷兰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体系的发展催生了荷兰的经济起飞,使得这个面积很小的欧洲国家,一度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当荷兰人移民到北美,他们将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带到了新阿姆斯特丹。

在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攻陷,这个城市从荷兰人手里转到英国人手里,并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简称纽约),以献给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和继承人,约克公爵(Duke of York)。但是纽约的市民保持了荷兰人热爱商业、热爱挣钱的文化。今天在纽约工作和生活的人,还能体会到纽约这种崇尚金钱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商业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往往对金钱越崇尚。

1776年,美国建国,非常巧合的是,同一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描述市场经济的著作。当时,独立战争刚刚结束,汉密尔顿发行了大量的新国债,以替代原来的旧国债,一下子在纽约市场上增加了很多可交易的品种,市场迅速扩展,很快就出现了现在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前身----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

由于当时的交易量激增,人们不仅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也在交易所外的路边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场外交易。在场外交易的经纪人,可以站在交易所的门口听场内的报价,以获得最新的信息,而不用交纳会员费。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也为了防止经纪人在交易佣金上进行恶性竞争,经纪人聚集在一起,相互约定,保证在为客户提供证券交易服务的时候,收取不低于0.25%的佣金。这就是《梧桐树协议》,这个协议本质上是经纪人的价格联盟。现在大家通常认为《梧桐树协议》在1792年的签订是华尔街正式起步的标志。

为银行和运河发行的大量股票和债券推动了早期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这个时期最出名的事件是伊利运河的修建,它将美国的五大湖区和纽约连接在一起,使得美国中部到纽约的物资运输成本降低了二十倍,这大大地繁荣了纽约的经济。伊利运河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美国各地开挖运河的狂热,而为开挖这些运河而进行的大规模融资活动,迅速地扩大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

TOP

解读华尔街历史(转载)

美国一本关于华尔街的畅销书《客户的游艇在哪里?》中,引用了这么一段话:

“美国有一个古老而充满敌意的笑话说:华尔街是这样一条街,它的一端是一条河,另一端是一座坟墓。”

地理上的华尔街的确是一条长不过500米的小街,它的最东边是纽约的东河,最西边是华尔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埋葬于此。华尔街的名字Wallstreet,来源于早年定居纽约的荷兰裔移民为抗击英国人入侵而修建的一道木栅栏墙。这个笑话一方面说明富可敌国的华尔街在地理上不过是一条区区小街;另一方面,它折射出美国社会中一直存在一种对华尔街厌恶和嘲讽的心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华尔街是一个自私、贪婪和充满罪恶的地方。

《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出版于1940年,讲的是二十世纪早期在华尔街上发生的故事,作者是一位华尔街著名的股市操盘手,叫弗里德里克·施威德。他在彻底厌倦了华尔街的生活后离开了华尔街,写作了《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这本书,引起轰动。他在引用了这个笑话后补充道,“这个笑话虽然十分生动,但却并不完全。它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幼儿园’。”他的意思是说,华尔街就是位于一条河与一座墓地之间的“幼儿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觉得,在股市每天的涨涨跌跌中,华尔街的人们所作所为非常愚蠢和可笑。

无独有偶,50年之后的1989年,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华尔街的畅销书《说谎者的扑克游戏》,作者叫迈克尔·刘易斯,和施威德一样,他也是一名厌倦了华尔街的生活之后离开华尔街的出色操盘手。在《说谎者的扑克游戏》一书的卷首,迈克尔·刘易斯也同样引用了这段话。

两本书前后相隔了50年,华尔街的形象在这50年里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善,在很多美国民众的心目中,华尔街依然是一个金钱的游戏场所,是一个富人的天堂。

两种理念之争

关于政府应该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念,代表人物分别是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在此后两百多年的市场发展过程中,他们两人及其追随者之间的争斗绵延不绝。

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同为美国的开国元勋,但是政治理念完全不同,汉密尔顿强调政府在市场中要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他鼓励和扶持纽约的资本市场,而杰斐逊憎恶投机,他把汉密尔顿所热爱的纽约称作“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

汉密尔顿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任财政部长,对美国早期金融体系的整体设计,对纽约之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也是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纽约银行的创始人,他的墓地与纽约银行隔街相望。在1792年美国股市发生第一次股灾时,他下令财政部大量买进国债,对市场进行支持。此事在当时被政敌诬为进行金融投机,汉密尔顿不得不接受共和党三位议员组成的调查团的调查。虽然顺利过关,但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证券投机的偏见。

而杰斐逊主义者对市场崩溃总是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态,他们非常仇视资本市场中的投机者,认为这些投机者都是罪有应得。杰斐逊主义者的局限性不仅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调整和修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之一,更为片面的是,他们只看到了资本市场的一些负面效应,认为虚拟经济不会对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作用。而事实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是现代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协同发展,对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汉密尔顿离开历史舞台后,杰斐逊主义者对市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理念占领了主导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在这段时间内,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市场缺乏监管、政府无所作为、投机盛行、交易所各自为战的状态。从1792年《梧桐树协议》签订,到1913年美联储成立,这么长的时间里,美国居然没有一家中央银行。

在政府角色完全缺位的情况下,早期美国的资本市场,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市场操纵(俗称坐庄)丑闻,《伟大的博弈》的前言中说道,“在这段时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联邦政府应该在市场监管方面有所作为,而当时的纽约州政府和市政府都深陷在腐败的泥潭当中,大部分官员都很容易被金钱买通”。

一部美国金融史,从某个角度看,也是一部金融操纵史。美国资本市场早期比较典型的三个市场操纵者是菲利普斯、杜尔和利特尔。菲利普斯掀开了这部金融操纵史的帷幕,他操纵的对象是早期北美殖民地的货币——贝壳串珠,操纵手法是购买大量的贝壳串珠,把它们埋在地下囤积起来,以此减少货币的供应量,达到了哄抬货币价值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一个人实际上起到了中央银行的作用。而杜尔的操纵手法是利用内部信息。他身为财政部长助理,无耻地利用内部信息来操纵市场,最后以失败告终,锒铛入狱,身败名裂。后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像利特尔这样的股市操纵者,他们不像杜尔那样利用公职去操纵市场,而主要利用对一些大的事件进行判断来投机。可以说,利特尔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投机者。当然,他也绝对不会拒绝使用欺骗手段。例如,他会在俱乐部里假装掏手绢,故意从口袋里掉出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快去买某只股票,别的经纪人都以为他有什么特殊信息,赶紧去购买,而他借机出仓来获利。

在金融监管缺位的情形下,市场投机者的破坏力量往往是难以估量的。二十世纪初,在加拿大一夜暴富的投机家海因兹来到华尔街,控制了几家银行,开始对铜矿股票的投机操纵,不过他在这里遭到了老对手的清算,最终反而赔上了老本。然而,对华尔街而言,这并不是一场胜利,海因兹事件引发了银行挤兑,最终引发了1907年的金融大恐慌。没有中央银行,美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所幸J.P.摩根和他的摩根银行站出来充当了中央银行的角色,才最终挽救了美国经济。

当美国从1907年的恐慌中缓过来时,人们才意识到杰斐逊理念差点将这个国家毁掉。于是,汉密尔顿理念又被重拾,1913年,被称为联邦储备体系的美国中央银行框架终于建立起来。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成立,美国资本市场才第一次有了监管机构。1987年美国发生股市危机,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的主席登上历史舞台。从那时到现在的20多年的时间里,格林斯潘奉行的原则是,在市场出现大规模恐慌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支持,具体的做法是美联储向银行提供资金,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尽管格林斯潘没有像200年前的汉密尔顿那样直接干预市场,但是他强调了中央银行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汉密尔顿主义的回归。

TOP

南北战争

1861年到1865年之间发生的南北战争,对美国的证券市场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南北战争前,华尔街的债券发行都是通过私募的方式发行的。南北战争期间,北方的银行家库克革命性地向公众发行战争债券,使得北方联邦政府得以迅速地募集到战争所需要的资金,而百姓也得以把爱国热情转化为一种投资,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北方政府。

库克的这一创举对战争的进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尚未掌握现代资本市场这一重要工具的南方政府,只能依靠大量印钞来支持战争费用。这使得南方的通货膨胀非常严重,战争结束时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战前的9000%。这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胜负。同时,国债的大量发行,意想不到地催生了华尔街的空前繁荣,并使得美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战前的1861年,国债的规模是6480万美元,到1865年战争结束时,国债的规模达到了28亿美元,增幅是40倍。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占人口的比例也大幅提高,由战前的1%上升到了战后的5%。在1865年战争结束时,纽约交易所的日交易量达到60亿美元,经纪人每天可以赚取800-1000美元的佣金,而当时的一般中产阶级家庭一年的收入不过是1500美元。南北战争使得华尔街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TOP

第一个转折点:经纪人的自发革命

华尔街混乱无度、投机盛行的童年期在酝酿着一个很大的变革,它源于一个无序的市场中寻求变革的内生力量。

1870年,华尔街《商务金融报》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充满阴谋的时代,保密成为了成功的一个条件。……公司的财务报表……它显示了公司收入的来源和数量、每一块钱的用途、财产的收益、运营、供应、建设和维修所花的成本、公司的负债情况以及整体资金的处置情况,所有这些信息都必须精心编造,以供每个季度公布出来。”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当时上市公司缺乏诚信、资本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状况,当时的上市公司根本不需要披露信息,即使披露,信息也完全是虚假的,市场因此极度混乱。

在一场著名的伊利股票对决战中,作为伊利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古尔德集团,居然可以在市场浑然不知的情况下,偷偷加印了5万股的伊利股票,将伊利股票的流通盘一下子扩大20%,使得试图收购并逼空伊利股票的范德比尔特集团彻底失败。在当时的美国证券市场上,股市操纵者长期豢养法官,随时颁布有利于自己的法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华尔街早期的这种情况使得市场高度混乱,市场崩溃的频率也非常高,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最后,所有的经纪人们团结起来,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真实的信息。那么,怎么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呢?由谁来编制并核实这些信息呢?这就是公认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CPA)的起源。从此,上市公司开始遵守会计准则并公开披露信息,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直到今天,虚假信息也还不能完全避免,但19世纪90年代经纪人的自发革命,是华尔街的第一个转折点,它使得资本市场开始走向规范。

有趣的是,这一次变革并不是政府“有形的手”的干预,而是市场所有参与者为了维护大家共同利益而自发产生的变革,它是市场“无形的手”在起作用。

TOP

第二阶段:狂荡不羁的青春期

经过调整之后,美国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早期,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比作华尔街狂荡不羁的青春期。对华尔街来说,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是美国的重工业化进程。在这个阶段,美国的钢铁工业迅速崛起,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一举超过了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崛起,1900年美国GDP首次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美国的重工业化离不开华尔街,而华尔街也在为美国的重工业化融资的过程中迅速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和影响。有一个当时流行的华尔街笑话说明了华尔街银行家在美国重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一位学生回答,“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组了一回。”这里所指的重组就是J.P.摩根在1901年对美国钢铁公司的重组,重组总规模达14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7%,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TOP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个阶段,除了美国的重工业化以外,另一个对华尔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无疑是这场在大洋彼岸发生的战争的最大受惠者,无论是它的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仅杜邦公司就为协约国提供40%以上的军需品,业务增长了176倍。一战也带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容。为战争融资而发行的国债从12亿美元扩大到255亿美元,1917年到1919年自由公债发行量达到215亿美元。美国的股市规模大幅扩张,尤其是和战争相关的钢铁行业发展更快,以美国的伯利恒钢铁公司为例,股价从46美元飚升到460美元,并一度达到600美元。投资者群体也由战前的35万增加到了数百万。美国资本市场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资本市场。一战期间,仅摩根银行就代理英国发放了银团贷款30多亿美元。一战使得美国一举从战前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最大的债权国。

一战结束后不久,美国股市进入了一个疯狂的牛市, 20世纪的20年代,在连续八年中,只有一年例外(1923年),道-琼斯指数都在上涨,一共上涨了50%。当时的美联储成立不久,没有足够的对股市泡沫的判断能力和遏制手段,因此没有采取调整利率等手段来抑制过度投机。另一个推波助澜的因素是10%的保证金制度,即投资者只要支付10%的钱就可以买股票,在一个不断飙升的股市中,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刺激了股市的投机性。当时的美联储以5%的利率贷给美联储成员银行,银行以12%的利率贷给那些经纪人,经纪人再以20%的利率贷给投机者,而投资者则希望从股市中得到远远超过20%的回报。这样一个逐级放大的资金链,孕育着巨大的风险。

1929年10月24日,著名的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单日跌幅达22%,这是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单日最大百分比跌幅。到1932年,美国股市的总跌幅为89%。在这样一场股市崩溃中,几乎所有股票的股价都一泻千里,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劫难逃。一个典型的个股案例就是美国无线电公司,无线电作为当时的朝阳产业,相当于今天的互联网。1929年9月股价超过500美元,1932年7月,股价仅为3美元。在当时盛传的许多描述股市崩盘后的华尔街惨状的笑话中,有这样一则:五星级豪华酒店里兹·卡顿酒店对来客的第一句问候语改为,“请问,您开房间是来住宿还是跳楼?”

TOP

第三阶段:华尔街的成熟期

经过20年代的股市崩盘、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华尔街从20世纪中期到现在,进入了“华尔街的成熟期”。

在华尔街的成熟过程中,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美林模式对证券经纪业的改革,另一个是证券分析手段的出现。

美林模式的开创者叫美里尔,他在20年代来到华尔街,起初是华尔街一个并不成功的经纪人,他在一个所有人疯狂买入的牛市里保持着相对冷静的头脑,一直怀疑股市即将崩盘,他甚至因为自己的这种怀疑而去看心理医生,而医生在和他谈完之后,却相信了他的判断,和他一起抛售了自己的股票。事实证明,美里尔是正确的。1929年的股灾来临了,华尔街进入了萧条期,在这段萧条期,华尔街没有什么经纪业务可做,他只好为几家连锁店做财务顾问。美里尔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他发现连锁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到证券业务中来。在股市回复生气之后,他回到华尔街,将连锁店的模式引入到经纪业务中,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网点,使得美林证券一举成为傲视群雄的“美林帝国”。美林证券的经纪人全部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其宗旨是为大众提供理财的服务。而此前在人们的心目中,华尔街的经纪人一直是一群用客户的钱养肥自己的坏蛋。美里尔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华尔街经纪人的形象,他向美国民众灌输了一个专业、诚信的金融行业的概念,将资本市场从一个少数人的游戏变成了大众的投资场所,使证券走入了中产阶级,走入了千家万户。

现代证券分析方法起源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之前,投资者对证券的内在价值没有科学的分析方法,股票价格往往和企业的实际价值没有任何的关系,股市完全是一个投机者坐庄和投机的场所,股票也完全是投机家投机的工具。格雷厄姆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概念,比如现金流、公司运营资本等,这些概念现在已经成为了现代金融学最基本的常识。他也创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分析方法和投资手段,例如强调无形资产和核心技术对公司的重要意义,发明了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公司估值方法,这些方法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的基金经理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格雷厄姆使用自己发明的分析方法赚了很多钱,名声大噪,人们接踵而来,向他学习投资,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投资大师的巴菲特。格雷厄姆还著书立说,藉此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他的投资理念,他的分析方法和投资理念逐步成为了现代金融分析方法的主流和标准。

TOP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经济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却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帮助美国结束了“大萧条”。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增长125%,到1945年,美国的失业人口仅为70万,只有1940年的10%。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整个二战期间,美国股市一直在上涨,道-琼斯指数从130点增长到210点。

战时的军事工业抑制了民用工业的发展,也引发了战后经济的迅速繁荣。到1960年代,美国股市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任何一个人或是机构都很难再坐庄,因为坐庄的成本太高,于是庄股从美国股市消失了。在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事件是美国共同基金(也就是机构投资者)的起飞。基金起源于英国,早期英国和美国的基金都是封闭式基金,最早的开放式基金是美国波士顿的马萨诸塞金投资信托基金(该基金成立时只有5万美元的资产,在第一年结束时资产膨胀至39.4万美元,目前其资产已经超过10亿美元)。 在1970年代以前,基金的发展非常平淡,此后,基金业开始起飞,进入1990年代,共同基金每年增长25%,很难有一个行业能在这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如此持续的高速增长。到2004年底,美国共同基金规模为8.1万亿美元,占全球共同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

美国共同基金之所以在此时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在1930年代通过了一系列的证券业法律,奠定了比较严格的基金监管的法律框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二战后经济平稳高速发展,居民的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带来了巨大的投资理财需求。

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较散户更加专业,使市场渐趋理性,并对上市公司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机构投资者的出现使得投资成为一种产业,实现了规模效应,相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更有能力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大大地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市场的有效性。

197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出现了一轮高科技浪潮,一大批科技含量极高的企业陆续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这些企业包括Apple、Intel等,小型机、个人电脑、半导体工业、网络、生物技术等高科技行业开始涌现。

在1970年代后的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都是在美国兴起的,经济学家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事实证明,资本市场和科技进步高度有效的结合,营造出一个强大的创新机制,这个机制是美国经济和科技产业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根本原因。它创造出了“硅谷”这样的神话;它不断地发现和推动一轮又一轮的高科技浪潮,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革命性的深刻变化,实现了美国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型,并使其在全球范围内至今仍然保持领先地位。

在高科技产业的带领下,美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咆哮的九十年代。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90年2000多点起步,持续上涨到2000年的12000点左右,市值上涨接近六倍,而美国资本市场牢牢占据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市值占全球市值的一半以上。虽然九十年代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股市危机,1998年长期资本资产管理公司破产引发的股市危机,以及2000年中期互联网泡沫引发的股市调整,等等,但总的来说,90年代的美国股市可以说进入了一日千里的发展时代。


进入新世纪之后,美国的资本市场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危机。“9·11事件”对美国民众的心理形成了极大的打击,而安然、世通和安达信丑闻的出现,说明了即使在一个严格监管、运作良好的市场上,也会出现监管漏洞,或许这一点对市场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更为严重。

尽管美国的资本市场在新世纪遭受了这些负面的冲击,但是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内生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例如,在股市危机出现的时候,美联储大幅投放货币对市场形成支持;美国证监会在安然事件出现后迅速出台了《萨班尼斯-奥克利法案》,加强了监管力度,等等。因此,市场仍然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在进入新的千年之后,美国道-琼斯指数基本上维持在1万点左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