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钢铁业通行的标准是:每形成1吨钢铁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约10000元人民币;投入越大,产能回报周期就越短。不过,中国民营企业家,却奇迹般打破了这一法则。
“ 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选择建新厂,而不是收购,因为他们算清了一笔成本账。 ” 大型民营钢企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士表示。
其给记者计算分析道,以日照钢铁和宁波钢铁的前身宁波建龙钢铁为例,两家公司的吨钢产能投资仅2000元。 “ 既然能控制在这么低的成本,那又为什么要去进行繁琐的收购呢? ”
如何降低设备成本? “ 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用国产设备,然后匹配部分的核心进口设备和软件 ” ,这样一来,未来新增产能的综合设备投资,大概只有国内外同规模钢铁厂的1/3,每吨钢的设备折旧成本也只相当于他们的1/3。 “ 分摊到每吨钢上,成本会下降200至800元人民币。 ”
而在用人上, “ 民营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更重视单个劳动力成本。 ” 上述荣程钢铁管理人士透露, “ 日照钢铁人均年产钢达1000吨,武钢的人均年产钢不到800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