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FRM考试写名字用了中性笔有影响吗
下一主题:frm 考试地点大家去看了吗?
返回列表 发帖
三、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框架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关注核心经营业务;另一方面,过度的衍生业务投资又会在企业内部积聚巨大的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管理和外部监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层面研究了衍生工具的内部控制特点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的若干措施。

1、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大致可以分为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风险和企业使用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风险。衍生产品价格是基础产品价格变动的函数,因此,金融衍生产品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风险系数比传统市场大。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杠杆交易方式,参与者只须少量、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衍生金融产品常跨期交易使未来的产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企业或银行的表外业务,目前用于衡量资产和负债的金融会计制度还不足以充分记录衍生工具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因此不易及时了解风险头寸数额。另外现代的金融技术和市场高度的流动性,使得交易头寸随时发生巨大变化,“一些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墨迹未干,常常就已经过时了”(格林斯潘),传统的监管数据很难真实反映交易头寸的最新情况。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内部控制问题。内部控制薄弱,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内部风险管理混乱到了极点是巴林银行覆灭的主要原因。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里森一人身兼清算和交易两职,缺乏制衡,很容易通过改写交易记录来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里森所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风险意识薄弱。在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后,里森因其衍生合约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新加坡分行,为其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另外,过度的激励机制激发了交易员的冒险精神,增大了交易过程中的风险系数。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FRM考试写名字用了中性笔有影响吗
下一主题:frm 考试地点大家去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