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经济企稳向好 对货币政策的浮躁从何而来 [打印本页]

作者: gita    时间: 2009-7-10 09:50     标题: 经济企稳向好 对货币政策的浮躁从何而来

 为什么中国经济刚开始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一些人就开始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惴惴不安呢?6个月7.37万亿元贷款规模为什么要看成洪水猛兽呢?

  近期,有关是否要“微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议论不断出现。而此前的6月27日至28日,温家宝总理刚刚在考察山东时表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理由是“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

  为什么中国经济刚开始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一些人就开始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惴惴不安呢?6个月7.37万亿元贷款规模是否真的有可能成为洪水猛兽呢?

  正所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如此举措有利于提振经济复苏信心,为扩内需、保增长添柴加薪。尽管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高达7.37万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但基本上符合国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微观主体融资需求增加的渴求。

  尽管经济出现诸多的积极信号,但总体上仍处于“回暖阶段”,还没有进入“稳定复苏阶段”,谈“上升”为时过早。在这样的时刻,轻言调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缺乏现时理由,也可能会贻患将来。

  微调“中间目标”不等于调整货币政策

  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动作被描述为“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微调”。这是一种误解。

  言犹在耳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9年第二季度例会精神“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不是一种违心表述。“保增长需要多放款,对贷款规模没有限额。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将是一场持久战和拉锯战”。监管层此前的表态依然适用于下半年的信贷投放。

  近期,多位银行界人士表示,今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没有额度控制的说法。

  那么,如何理解“央行7月7日开展的28天期和91天期正回购利率分别上涨5个基点”呢?如何理解“7月9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1000亿元央行票据( 其中包括于去年12月初暂停发行的一年央行票据,发行量为500亿元),创去年10月以来单次公开市场操作最高发行纪录”呢?这不是收紧信号又是什么?

  此外,如何理解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只能参与一级市场申购呢?这不是给股市泼冷水又是什么呢?

  有专家分析,一年央票出现势必对资金面构成紧缩效应。但是,一年央票出现并不意味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变调,因为其本身是公开市场的常规操作工具。自2003年面市以来,在长达5年时间里,基本未缺席过公开市场操作,只是在去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暂时退出。

  包括发行央票、开展正回购等,主要是为了干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等三项,被广泛运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叫做“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为了使货币政策最终作用于经济活动,必须选取一定的中间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直接调节目的,同时还可将这些中间变量作为反映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指示器。目前,各国提出的较有影响的中间目标有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货币基数、股票价格等,但是,能够被普遍认可的只有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等三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只能参与一级市场申购的规定,也有干预股票二级市场价格的用意。

  不过,对中间目标的调节是为了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弹性,是常规操作,没有根本上改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意图。

  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单纯孤立地理解为不停的放贷款,而是要通过前述中间目标来实现。所以,采取一些政策手段操作是十分自然的,据此炒作货币政策微调缺乏理论和政策依据。

  “适度宽松”不可转向

  “巩固和发展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形势,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7月4日至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

  在6月份的四次调研中,温家宝分别强调: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坚定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让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牢固;抗危机关键时期不能松劲。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底6月初对中国进行了实地考察。中国方面除认同IMF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应转向国内消费导向型”的建议外,还告诉IMF,取消货币刺激措施将取决于经济境况,不会作先期考虑。

  国研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则强调,中国经济已经在见底复苏,但是要恢复到2003~2007年的高速增长,可能一两年内还有一定困难。在这个背景下,应该毫不动摇的继续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

  事实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9年第二季度例会已为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定下了基调: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专家强调,从国内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经济反弹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通缩风险仍然存在。因此,下一阶段仍需认真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大起大落,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过分忧虑通胀不可取

  M2(广义货币供应量)连续3个月同比增幅超过25%让一些人开始担忧通胀的出现。

  两位专家对于未来通胀的判断形成了“碰撞”。一位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另一位则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

  哈继铭称,为防止通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在11月末、12月初面临调整,但调整初期不会是加息等硬措施,更多的可能采取央票发行、窗口指导调整放贷结构等软手段,加息则可能需要等到明年通胀已形成的时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李扬的观点。李扬认为,通胀不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基于我国较高的国民储蓄率,高增长的货币供应并不会对物价形成重大上升压力。

  有官方背景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做出的判断则是:短期内消费物价持续显著上行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存款规模远远高于贷款规模。

  专家分析,在我国高储蓄的特殊环境下,高达50%的储蓄率是高增长的货币供应未必导致高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货币供应主要来自企业和居民存款,M2构成中有90%多是存款,这种基于国民储蓄的货币供应增长对物价的影响是中性的。即由于高储蓄率的存在,使得充沛的货币供给带给物价的上涨压力被大大削弱。

  从历史上看,我国发生的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胀,货币供应也不是重要原因。如1993-1995年发生的两位数的严重通胀,是特殊历史时期下打破价格双轨制和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所引发的;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的通胀则是国内肉类供给减少和国外粮食、能源、资源品价格暴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人士认为,引发未来通胀的因素将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国内粮食、肉类等农产品和煤炭、铁矿等资源品的价格走势;因美元泛滥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可能性;国内石油、电信等垄断领域和水、电等公共事业领域的价格改革引发CPI上涨的风险。

  上述因素中除第二项已经有所表现外,其余两项还处于朦胧状态中,因此,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风险,国家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仍要围绕这一问题来制定。

在现阶段,没有必要过分的忧虑通胀。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才是真

  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清晰的,即肯定不会。即使是在中国宏观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背景下也不会。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在强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强调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要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下半年信贷投放将稳中趋降”,不排除今年11月、12月信贷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可能性。

  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信贷的节奏、力度、重点是没有疑问的,调整的方向就是要解决经济复苏的动力切换问题。

  到目前,国家有关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已经接近全部出齐。这些规划的重要相同点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的兼并重组,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信贷资金的支持。

  信贷投放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此前,金融监管部门一再强调,要进一步开发促进居民消费的多种消费信贷产品,增加对居民消费贷款的投放,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靳彦民认为,下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应改变。与此同时,应针对信贷激增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结构,防范潜在风险。

  郭田勇则建议,下半年监管部门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对一些领域贷款增长过快做出风险警示;同时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进行微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是扩张性的,即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这符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战略,不可轻易言变。

  在去年四季度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且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增加。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还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添一把火”,将经济止跌回暖的趋势进一步巩固。






欢迎光临 FRM论坛 (http://bbs.frm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