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探源 “外贸的现状让人难以下手。”11月21日,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一位参与草案制定的专家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在推进“两税合一”的过程中,可能抑制外资的顾虑一直是提案未能通过的重要原因之一。 7月12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就表示出类似的担忧。他认为,我们的周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现在我们的优惠政策与周边国家以及其他不少国家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仅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难以在吸引外资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财政部一位人士认为,跨国公司的底气来自他们对中国外贸的主导,以及中国对外贸的依存。 事实上,外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出口,一直被有关部门视作保障进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稳定性因素,这两项在进出口总额中占超过50%的比重。 数据显示,自1994年税收实行双轨制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小广教授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主导中国外贸增长的特征正在日趋明显。 2004年,外资企业出口增长始终高于全部出口的增幅,对我国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338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9%,比全年出口总额增幅高5.5个百分点,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高达57.07%,比2003年上升2.24个百分点。全年外资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3.4%. 他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也占到贸易总额50%左右。 “外资企业无论是从出口规模上讲还是从增长贡献率来讲,加入世贸组织三年来一直起着主导性作用,出口增长的外资企业主导型特征日益明显。”他认为。 与此同时,巨大的贸易依存度正在引起人们重视。 外贸依存度是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198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12.5%,到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尤其是最近几年,外贸依存度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再攀升到2004年的70%。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宇燕日前指出,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发改委研究院的一位学者认为,“今年没有通过,说明中国对外资的态度还举棋不定,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还没有达成共识。十一五期间,对外资(的态度)还将经历一段爱恨交织的困顿期。” “并税不是不会影响利用外资,但现在利用外资的情况就正常吗?外资到底给国家、国民带来多大好处?”财政部一位人士反问。 9月中旬,国税总局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显示:2004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的纳税额为627.77亿元,与2003年纳税额627.65亿元基本持平,从纳税总量相对数来看,2004年增长率基本为零。 与此相对应的是,2003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位居世界第一,2004年首次突破600亿美元。 “外商投资不断增多,对中国税收的贡献却停滞不前,除了避税、逃税还有什么可能?”陈华亭认为,外企纳税怪现象源于“外企投资悖论”。 他表示,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境内的50多万家外资企业中,有60%账面亏损,年亏损总额达1200亿元。而另有数据显示,外商近年来一直在不断追加投资,有些外资企业投资增长率平均年达30%-40%. “‘长亏却不倒’,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和企业经营常规。”陈华亭认为,这从另一方面同样证明不少外资企业存在偷逃税或避税行为。 据国税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资企业年避税额超过300亿元以上,占到了2004年纳税百强纳税总额的近一半。 “也就是说,大量外商投资并没有实现对国家财政应有的贡献,拿走大量财富的同时,却没有应有的回报。”陈华亭表示,出现“投资悖论—避税—纳税悖论”这个链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不完善的税制,而两税合并正是他反复强调的重要解决办法。 此外,外贸繁荣给普通国民又带来什么?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的研究结果显示,从1993年起到2003年,中国GNI(国民收入总值)数量年年少于GDP(国内生产总值),而且GNI与GDP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GNI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即国民总收入。” 王志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差额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国外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 “不能够给国家、国民带来切实好处却还在吸引外资,我认为等于是把中国市场白白地拱手相让。”11月23日,北京东方人管理顾问机构首席顾问陈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机构是一家私人的管理咨询公司。 陈东拿出一张自己搜集整理的跨国公司在华销售额和发展规划的表格(见表格)。他指出,从三星等跨国公司的业绩来看,中国已是它们获利最多的市场。 陈东以汽车行业为例,通用汽车2003年在华纯利润是2002年的3倍,达到4.37亿美元(折换人民币36亿多人民币),而与此同时,通用汽车2003年在韩国的韩国大宇公司却损失7400万美元。2003年通用在华的纯利润则占其在亚太区总计5.77亿美元纯利润的绝大部分(75.7%),也是美国通用汽车2003年全球汽车业务利润11亿美元的近40%.而2004年第一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的盈利又达到了1.62亿美元,几乎是2003年同期4400万美元的4倍。 正因此,美国通用汽车计划未来2至3年内增资30亿美元;德国大众汽车计划于2008年前在华投资53亿欧元;韩国现代汽车则计划于2007年前在中国市场追加投资7.4亿美元…… “就这样,还要联名上书索要税收优惠,正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陈东评价。 “任何有志成就全球霸业的企业,谁也无法撇开全球最大的中国市场,这为中国市场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规则赋予了绝对的权力。”陈东说,“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9%,这才是中国最关键的外资吸引力。” 他认为,中国绝对拥有重构新规则的权力,外资要想进来就应该遵从中国自己的游戏规则。“从西方商业游戏规则来看,谁拥有市场,谁就掌控话语权,美国是这样,那么让跨国公司趋之若鹜的中国呢?” |